1、刮痧与拔罐
刮痧
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,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,蘸取一定的介质,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、摩擦,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,或暗红色出血点等“出痧”变化,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。刮痧能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,并刺激血液循环,从而起到活血化瘀、祛瘀生新、促进代谢排除毒素等作用。同时,在刮痧过程中如用刮法、点法、按法刺激经络穴位,可起到各种良性调节作用。刮痧具有活血化瘀、疏筋活络、排毒调理、调理脾胃等功能。
拔罐
拔罐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,又名"火罐""吸筒疗法",古称"角法",是以罐为工具,利用燃火、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,使之吸附于体表,造成局部瘀血,以达到通经活络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。
刮痧与拔罐对比:
刮痧侧重于祛除风热和湿邪,拔罐侧重于祛除风寒和湿邪。体质较壮的人或实证一般适合刮痧,体质较弱的人或虚证适合拔罐。但对一些疼痛性疾病,如颈椎病和腰椎病引起的疼痛,刮痧止痛的效果要比拔罐明显。
拔罐和刮痧都有给身体排毒,疏通脉络筋骨,祛风除湿等功效。而且简、便、廉、效,保健及临床应用广泛,并经常配合使用。
2、按摩与推拿
按摩
手法:只有四五种等基本手法,简单时就只有按和摩。
功效:主要是缓解一些劳损的情况、保健和消除疲劳,是中医保健方法之一,以健身防病为主,诊治病伤为辅。主要是按摩肌肉放松身体。
推拿
手法:推拿比按摩复杂一些,常规手法多达三十余种。《医宗金鉴》一书,把摸、接、端、提、按、摩、推、拿列为伤科八法。即便在中医理疗馆,都会采取推、拿、提、捏、揉等多种手法进行理疗。推拿手法要求柔和、均匀、有力、持久,针对穴位达到深透。另外,针对不同的疾病,身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推拿手法和技巧。
功效:推拿主理疗疾病,属中医外治法,主要通过手法功力,不仅作用于肌肉与体表,还能配合经络系统发挥的调整作用,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,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总的说来,推拿具有舒经通络、促进气血运行、调整脏腑功能、润滑关节、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,对运动系统、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,效果非常明显。当代推拿科治疗的疾病有:腰背痛、腱鞘炎、滑囊炎、感冒、便秘、泄泻、胃下垂、痛经、闭经、半身不遂、高血压、哮喘等等。
3、针与灸
针法
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,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。
灸法
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、熏熨,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。bobapp功用最广、功效最高,故俗称为艾灸。
各经络调理养生法整体对比
相同:
都运用了中医的经络原理,都是中医外治法,都属于自然医学,都能防治疾病、调理身体,对设备要求都不算太高。无论是简单调理身体,还是特殊的疑难病症,这几种经络调理方法都能搭配使用。
区别:
防病养生、治病去疾的范围:艾灸>针法>推拿>刮痧,拔罐>按摩。
总结: